2025高级审计师备考资料-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

来源:贝考网校 2024-12-20 13:46:19
高级审计师核心考点+案例分析+历年真题+独家资料

一、审计目标与范围

1. 审计目标

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检查和评估政府或企业的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等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是否充分反映实际经济活动,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审计范围

预算编制:审查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透明度,是否有充分的依据。

预算执行:检查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安排,是否存在不规范的资金分配和支出。

预算调整与补充:审查预算调整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是否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是否反映实际的经济和财务情况。

预算决算:对决算报告进行审查,验证预算执行情况是否与最终的财政状况一致,评估决算编制是否客观、完整。

资金管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查看其是否符合相应的资金管理规定。

二、审计方法与程序

1. 审计方法

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对比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查账法:通过审查财务账簿、会计报表、支付凭证等资料,核对预算执行与实际资金流动情况。

访谈法:与相关部门负责人、预算执行人员进行访谈,了解预算编制、执行中的具体情况。

数据分析法:运用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自动化识别异常情况。

2. 审计程序

财政预算管理情况审计的主要程序包括:

预算编制审计:检查预算编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反映了实际需求,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批。

预算执行审计:审查预算执行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存在未经批准的预算调整或资金转移。

资金使用审计:核实资金的使用是否合法、合理,特别是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支出进行详细审查。

预算调整审计:审查预算调整的合规性,是否得到适当审批。

决算审计:评估预算执行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差异,分析预算执行偏差的原因。

三、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

1. 审计风险的来源

预算编制阶段的风险:预算编制不准确、基础数据不充分、缺乏科学依据等。

预算执行阶段的风险:预算执行中资金分配不合理、资金使用不合规、未按预算进行支出等。

预算调整阶段的风险:预算调整不透明,存在违规操作,调整程序不规范。

决算阶段的风险:决算数据的虚报,未充分反映实际经济状况。

2. 审计应对措施

增强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确保审计所需的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等资料完备、真实。

深入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异常情况:重点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大额支出、频繁调整等情况,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强化预算决算审查:确保决算报告反映真实的预算执行结果,避免决算数据的虚高或遗漏。

加强沟通协调: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了解预算执行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发现风险。

四、审计重点与难点

1. 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审查预算编制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考虑到实际收入和支出的变化。

审查预算目标是否明确,预算中的收入、支出是否合理安排,是否符合预算管理的规定。

2. 预算执行的合规性与有效性

审查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未经批准的资金使用,是否存在虚列、挪用预算等现象。

检查是否有支出超出预算范围或预算内支出不足的情况,分析原因并评估其影响。

3. 预算调整与资金流动的合规性

预算调整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是否有未经过授权的调整。

审查预算调整是否反映了实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否存在调整后的资金流动不合理的现象。

4. 预算决算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分析

对预算执行结果与最终决算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判断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审查是否有预算执行不到位或不合理的支出,导致决算与预算差异过大。

高级审计师复习资料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