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公共预算的含义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是财政部门最常用的预算形式。
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五级预算。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草案,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
中央政府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包括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解收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地方政府预算
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包括本级各部门的预算和税收返还、转移支付预算。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本级收入、上级政府对本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下级政府的上解收入。地方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包括地方本级支出、对上级政府的上解支出、对下级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一般公共预算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重点审查一般预算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核实财政收入的质量,分析财政预算收入结构,关注非税收入征收的合规性,审查是否及时足额征缴入库,有无应缴未缴收入、存放国库外脱离监管的问题。
审查一般预算支出是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分析支出预算的总量和结构,分析财政支出对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是否发挥保障作用,审查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资金分配和拨付是否及时,有无滞留、挤占和挪用以及影响使用效益的情况。
